一、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任务
1、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依托,形成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效果好的课程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积极带领课程团队开展各项改革创新,建设思路清晰,建设措施到位。教学梯队可持续发展性强,有明确措施保障青年教师学术成长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实现一课多人,一人多课,每门专业核心示范课程至少要配备3名以上主讲教师。
2、加强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按照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授课计划,确保专业核心课程在本专业的核心地位。在教学环节设计上要做到4个“精心”: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问题、精心组织师生研讨、精心选用教学案例。课程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清晰,重点难点把握准确,与其他课程内容衔接顺畅。课程教学内容既注重专业基础知识,更能够广泛吸收和整合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体现学科领域前沿,并结合我校专业特点,形成具有我校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内容。
3、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依托教师教研、科研课题和学科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完善实验和实习教学平台,积极开设探究性实验,切实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实习管理规范,配备有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4、加强课程教材和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专业核心课程原则上应选用新编的国家级规划优秀教材或高水平国外原版教材。鼓励教师编写符合教学要求、反映教学改革成果、具有我校专业特色和特色的高水平教材。积极建设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包括课程介绍、电子教材、授课录像、网络课件、案例库、实验指导、参考文献、学术进展与学术前沿、创新方法研究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5、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积极开展启发式、案例式、项目式、研讨式、混合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和协作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任课教师应利用学校的网络综合教学平台或MOOC/SPOC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6、建立有效课程激励和评价机制
采取切实措施,实现教授、副教授主讲专业核心示范课程。建立课程评价反馈体系,通过学校督导听课、学生评教、学生座谈、教学研讨会等方式,持续推进课程教学改进,使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课程团队与负责人遴选
1、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应由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有较高教学热情、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团队成员
课程团队组成人员在职称、年龄、教学经历等方面要组成梯队,团队成员原则上不少于3人。
三、校级核心示范课程推荐与建设管理
1、申报推荐程序
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填写申报材料上报葡京娱乐城 ;葡京娱乐城 审核材料的真实性,对照申报条件,明确推荐意见,择优推荐。
2、立项建设与管理
推荐立项的专业核心示范课程项目建设周期按校文件执行。葡京娱乐城 负责专业核心示范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各专业负责人对本专业核心示范课程建设负有组织管理协调责任。专业核心示范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课程负责人应积极组织开展专业核心示范课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并定期向院通报建设进展情况。
4、经费保障
葡京娱乐城 根据教学经费情况予以适当配套支持,并对建设工作予以督查。
二〇一八年八月修订